• <bdo id="ukkue"></bdo>
  • 分享過去,影響未來!

    ... 杰民

    還要閑說 --- 車爾尼對貝多芬交響曲的改編

    發表于:2018-11-04 上午 /閱讀:780 /評論:0


    題頭圖: 貝多芬(1815年)(左上圖); 車爾尼(右上圖); 車爾尼的著作:如何正確演奏好貝多芬的全部鋼琴作品(左下圖); 車爾尼改編的貝多芬第一和第五交響曲的鋼琴四手聯彈版的CD(右下圖)。 貝多芬一生,特別是從1790年代到1810年代,也就是他青年和中年時代,曾教過許多學生,其中多半是當時在波恩或維也納出身于貴族、中產階級或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女,例如老貝的好友斯苔芳·馮·勃羅寧(Stefan von Breuning, 1774-1827)的妹妹、也是老貝的初戀情人愛萊阿諾?馮?勃羅寧(Eleanore von Breuning, 1771-1841);曾先后與老貝熱戀過的兩位匈牙利伯爵小姐泰萊莎?德?勃倫施維克(Thérèse de Brunsvik, 1775-1861)和約瑟芬?德?勃倫施維克(Josephine de Brunsvik, 1779-1821);還有奧地利伯爵小姐茱莉亞?維奇爾迪(Julia Guicciardi, 1784-1856),傳說老貝曾經深愛過她并將《月光奏鳴曲》題贈給她的。當然,還有一些至今尚不知姓名的公子和小姐。不過這些學生大多數都是為了能夠滿足當時上流社會社交活動的需要而拜老貝為師,接受一點音樂教育,學會一點鋼琴演奏技術為學習目的,他(她)們并不想成為作曲家或鋼琴家。這一點,老貝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現有的資料表明,老貝真正下點功夫培養的學生只有三位,那就是費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 1784-1838)、約翰·魯道夫(Johann Joseph Ranier Rudolph, 1788-1831)和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關于費迪南德·里斯,我已在《繼續閑說 --- 其他作曲家對貝多芬交響曲的改編》一文中作過簡要的介紹,他是老貝最為用心教育培養的學生,也曾是老貝的私人秘書和助手。1804年7月還以鋼琴家的身份首次公開亮相演奏老貝的《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其中由他創作的的華彩樂段也得到了老貝的首肯。1813年到1824年,他作為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住在倫敦從事音樂創作和演出,還幫助老貝出版了許多作品。1824年回國到法蘭克福任職,后在那里去世。晚年他出版了一部有關老貝的回憶錄,是研究老貝的重要史料。里斯是一位多產作曲家,創作了三部歌劇、兩部清唱劇、七首交響曲、九首鋼琴協奏曲和許多室內樂、鋼琴曲等。作品受老貝影響很大。老貝的另一位用心培養的學生是神圣羅馬帝國(即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II, 1768-1835)的弟弟約翰·魯道夫,也就是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這位大公(即公爵)要比老貝小十八歲。1803-1804年左右,也就是這位大公十五、六歲時,成為老貝的學生。老貝教他鋼琴和作曲,每天兩到三個小時。很快,年輕的魯道夫大公就能演奏一手不錯的鋼琴,同時也能作曲,盡管作品算不上“上乘”,但也不俗。在我的“音頻資料庫中”也收藏了他的一些作品。他創作的一首獻給老貝的《貝多芬主題的四十段變奏曲》(40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Beethoven, WoO 200)還是很不錯的。老貝對這位學生也是比較滿意的,盡管“身份”懸殊,但兩人關系一直很好。1809年后,這位大公還成為老貝三位贊助人中的一位。老貝也不忘“投桃報李”,將自己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大公)》、《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降B大調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錘擊鋼琴)》等作品題獻給了這位大公。不過三位學生中最令老貝得意的卻是卡爾·車爾尼。下面就來說說這位卡爾·車爾尼和他對老貝交響曲的改編。 卡爾·車爾尼這個名字對當今中國成千上萬學鋼琴的少年兒童以及他們的家長來說,絕對是不陌生的。而在廣大鋼琴演奏者和鋼琴藝術愛好者心目中,車爾尼這個名字幾乎成了“鋼琴練習曲”的代名詞,因為每一個正規學鋼琴的人都會不同程度地選用車爾尼的各種鋼琴練習曲來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1791年,正好是莫扎特去世那年,原籍波西米亞的卡爾·車爾尼出生于維也納。六個月時全家曾遷居波蘭,1795年又回到維也納。祖父是位小提琴家,父親溫塞爾·車爾尼(Wensel Czerny)是位雙簧管、管風琴和鋼琴演奏家。車爾尼從小跟隨父親以及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和薩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學習鋼琴。在他三歲時父親開始教他彈巴赫、莫扎特和克萊門蒂(Muzio Clementi, 1752-1832)的作品。七歲時車爾尼就能將自己的樂思記錄下來,九歲登臺演奏莫扎特的《C小調鋼琴協奏曲》,十歲時就能清晰流暢地彈奏莫扎特、克萊門蒂的全部鋼琴作品。也就在這一年即1801年,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溫澤爾·克魯姆福茲(Wenzel Krumpholz, 1750-1817)在老貝家中為少年車爾尼安排了一場演出。老貝讓車爾尼演奏他1798年創作的《C小調第八奏鳴曲(悲愴)》(Pathétique Sonata)和1795年創作的為鋼琴伴奏的女聲獨唱曲《阿德萊德》(Adelaide)。這位年僅十歲的少年精彩的演奏讓老貝感到驚訝無比,他很快就接受了這位學生,并從1801年到1803年連續三年免費教車爾尼演奏鋼琴,每周不定期給他教兩次課。在這以后,車爾尼還零星地接受老貝對他的指點。他特別欣賞老貝所擅長的即興演奏和創作,欣賞老貝在快速演奏音階和顫音時指法上的專業以及在表演時舉止的從容和克制。同時他對老貝的作品也是當做“圣經”來學習,而且有著驚人的記憶天賦,能背譜演奏老貝所有的鋼琴作品。在1804年至1805年期間,他每周有一兩次要被召進老貝的贊助人之一奧地利皇室林奇諾夫斯基親王(Prince Linchnowski. 1761-1814)的府邸內,以背譜的方式演奏這位親王指名要他演奏的老貝的作品。1812年,老貝讓他首演了自己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后,車爾尼在維也納的名聲更是大震,引起了維也納樂評界的高度重視,認為他是維也納繼老貝、胡梅爾后最主要的鋼琴演奏家。但是,由于車爾尼身體纖弱、生性靦腆、內向,與四處奔波登臺演奏相比他更適合于教學,因此,從1806年,也就是十五歲起,車爾尼便開始了他為之獻出畢生精力長達五十年之久的鋼琴教學生涯。 作為維也納最杰出的鋼琴教師,他培養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學生,其中包括安娜·奧莉(Anna Caroline Oury, 1808-1880)、泰奧多·多勒(Theodor D?hler, 1814-1843)、齊格蒙德·塔爾貝格(Sigismond Thalberg, 1812-1871)、斯蒂芬·海勒(Stephen Heller, 1813-1888)等,后來都成為著名的鋼琴家。而最著名的便是一代鋼琴大師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他還當過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的鋼琴教師。1816年至1818年間,受老貝的委托,他教過老貝的侄子卡爾·凡·貝多芬(Karl?van?Beethoven, 1806-1858),可惜的是,卡爾沒有半點他伯父老貝的音樂才華。 車爾尼和老貝、胡梅爾一樣,是十九世紀上半葉維也納鋼琴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作為老貝的學生、李斯特的老師,在十九世紀鋼琴演奏史上占有獨特的承上啟下的位置,如果說克萊門蒂的動態演奏技巧風格和李斯特的浪漫主義演奏技巧是鋼琴演奏史上的兩塊里程碑的話,那么車爾尼就是這兩塊里程碑的鋪路架橋者。車爾尼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鋼琴教學體系。一生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有編號的共有七十八本,這些練習曲融古典派的雅典風格和克萊門蒂的動態風格為一體,經過精心的編排,嚴密的分類,由淺入深,適應不同層次的鋼琴學生練習。因此,這些鋼琴練習曲在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價值,特別是對手指基本功訓練以及演奏維也納古典作品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養料”。其中,《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在我國鋼琴教學中應用極廣。他的論著《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Complet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iano Forte School)和發表的許多論文都是鋼琴教育的重要文獻。他為鋼琴演奏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值得后人永遠紀念和敬仰。盡管車爾尼把大量的時間用于鋼琴教學,但也是一位非常多產的作曲家。他創作了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曲(六首)、鋼琴協奏曲(四首)、鋼琴奏鳴曲(十首)、大量的室內樂、管風琴曲、宗教音樂和大量的鋼琴曲等。其中有作品編號的就有八百六十一首,比他的老師老貝要多得多。 車爾尼六十六歲時在他大半輩子居住的維也納逝世。由于他無家室,亦無近親,他的遺產都留給了“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和其它的慈善機構。 如果說,從1801年車爾尼第一次與老貝相識后的十年,他與老貝是師生關系的話,那么,從保存下來的兩人之間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在后來的歲月里,他們的關系就變成了朋友間最深厚的友誼了。這表現在兩人對彼此的藝術造詣和專業地位的認可。當然作為老貝最得意的學生,車爾尼對老貝則有更多的仰慕和尊重。老貝經常請車爾尼首演他的作品,請車爾尼做助手來校對他要準備出版的作品。車爾尼對于老貝的作品也積極宣傳,他不僅能夠背譜演奏老貝的全部鋼琴作品,并在他1842年出版的著作《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第四部分的第二、三章中詳細論述如何正確演奏老貝的鋼琴作品。在第二章中,車爾尼寫道:“在演奏貝多芬的作品時,貝多芬絕對不允許演奏者按自己的想法來改變原作,既不能添加點什么,也不能減少點什么?!彼€說,不管演奏者自以為有多么高的“品味”,凡是在演奏中對樂譜中沒有老貝標明的地方“自作主張”地作任何處理上的“變動”,實際上都是多余的。此外,根據車爾尼自己的說法,從十九世紀初開始,老貝本人的每一次演出他都在場。有時也會參加演出之前的彩排。所以,他自己認為,他傳達老貝作品藝術意圖的能力是他同時代其他人所無法比擬的。 也正是為了宣傳老貝作品,車爾尼早在1805年就應老貝的委托對歌劇《萊奧諾拉》(Leonore,后改名為《費德里奧》(Fidelio))進行鋼琴版的改編。這也是他第一次受自己老師的委托進行這樣的改編。車爾尼曾回憶說:“在改編過程中,由于貝多芬指點和評說,讓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訓練,對我后來的改編很有用.....貝多芬還鼓勵我繼續進行這樣的改編?!避嚑柲岽_實這么做了。從1814年到1836年,也就是在老貝身前和身后,他先后對老貝的九部交響曲進行了鋼琴四手聯彈的改編。其中第一交響曲的改編版本是在1814年出版的,第二、三、四、五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的改編版本是在1827年出版的,第九交響曲的改編版本是在1829年出版的,第七交響曲的改編版本是在1833年出版的,第六交響曲的改編版本是在1836年出版的。 1829年10月,車爾尼在萊比錫的《大眾音樂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上刊登了一幅廣告,說他的一部完整的貝多芬交響曲(注:應該就是老貝的《第九交響曲》)的鋼琴四手聯彈的改編本由在萊比錫的海因里?!ぐ柌亍て樟_布斯特(Heinrich Albert Probst, 1791-1846)出版社出版了,廣告的內容如下: “作為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卡爾·車爾尼先生曾受到貝多芬先生很大的信任,貝多芬先生通常會把自己的作品讓他改編,貝多芬先生對所有因鋼琴演奏所具有的特點而需對樂隊演奏部分所作的改動都表示贊同。正如他親自對車爾尼先生說的那樣:“我完全同意你認為需要改變的那些部分?!必惗喾蚁壬冀K認為,改編者應該記住原作的表達方式,但那種完全是“奴隸式”的從原作中摘取樂譜同樣也是不合適的。車爾尼先生正是按照貝多芬先生的觀點來“進入”他的原作,領會他的作品的內涵。用鋼琴來完整而準確地闡述這些偉大的作品?!? 盡管在老貝身前他只看了(注:因為老貝兩耳已經失聰,所以,他是聽不見的,只能觀看樂譜)車爾尼對他的《第一交響曲》的改編本,然而老貝肯定是滿意的。正如車爾尼在給普羅布斯特的一封信中所說的:“我一直很高興能從貝多芬先生那里得到的信任,給了我如此多的委托,正是他的信任和委托,使我可以在你這里得到認可?!币虼?,可以相信,車爾尼對老貝九部交響曲所作的鋼琴四手聯彈改編應該都是和上述廣告中所說的是“完整而準確”的。因此,在此后的許多年里,車爾尼的這九部老貝交響曲的四手聯彈改編本成為當時音樂家和古典音樂愛好者欣賞和學習老貝這些偉大的交響曲作品的重要的載體。 不過,“長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當1865年,也就是車爾尼去世八年后,勃萊特科普夫公司(Breitkopf & H?rtel)出版了《李斯特:為鋼琴獨奏改編的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Beethoven Symphonies , S.464, A Set of Nine Transcriptions for Solo Piano by Franz Liszt)。車爾尼的四手聯彈改編本似乎就“風光不再”了。盡管用“鋼琴獨奏”這種形式的改編版本并非始于李斯特,然而,當人們將李斯特的鋼琴獨奏改編版本與老貝的樂隊演奏的版本做對比時,就可以發現它們之間在細節上的神韻融合的程度上是在他之前所有其他改編者中無人可出其右的。正是這位了不起的“后起之秀”在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上第一次用兩只手(注意:與四手聯彈完全不同)實現了展示交響樂隊時而恢弘豐滿﹑時而典雅細膩而又多層次化的音響效果,使鋼琴的表現力提升到了可以與樂隊相匹敵的水平。許多看上去幾乎是不可能解決的鋼琴演奏上的技術問題,硬是被李斯特用最鋼琴化的手法解決了。李斯特是車爾尼最得意的門生。李斯特九歲時有幸遇到了車爾尼。據車爾尼自傳中寫到:“李斯特當時的演奏很不規范,粗糙而混亂,他的即興演奏不具備扎實的和聲基礎,完全憑靈感。然而,在他的演奏中卻蘊藏著一種天生的才氣?!闭沁@種難能可貴的氣質,使車爾尼認為此人是位可塑之材。車爾尼的精心教授與李斯特的刻苦努力和聰明才智,通過幾個月的練習,當李斯特彈奏巴赫、克萊門蒂、老貝、胡梅爾的作品時,車爾尼無須關注他的演奏技巧,而只要著重于讓他了解各個作曲家的創作風格,車爾尼不斷給他瀏覽新作品,使李斯特有了一種令人震驚的讀譜能力。一年后,李斯特舉行公演,轟動了整個維也納。然而,車爾尼并沒有把李斯特局限在刻板機械的技巧練習中,而是充分讓他施展自己的才能,終于使他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鋼琴大師。我想,車爾尼在天之靈若是能聽到李斯特的貝多芬九部交響曲的鋼琴獨奏改編版本,他一定會為他的這位學生感到驕傲的。 車爾尼的改編版本在李斯特的改編版本問世后,逐漸淡出樂壇,以致從十九世紀末到本世紀初,人們很難聽到或找到相關的音/視頻資料。2015年8月英國Resonus Classics唱片公司首次推出由英國女鋼琴家維基·揚諾拉(Vicky Yannoula)和希臘鋼琴家喬治-埃曼紐爾·拉扎里迪斯(George-Emmanuel Lazaridis, 1978-)合作演奏的車爾尼的老貝第一和第五交響曲的鋼琴四手聯彈改編版本的CD,由此填補了這個空白。據說,這只是該公司推出的車爾尼的貝多芬交響曲鋼琴改編版本的第一張CD。評論說,“熟悉老貝原作的人也許可以從改編本中的一些細節獲得一種全新的感受,對于專業人士來說,也許會覺得有點‘老土’,甚至有點古怪,這或許正是鋼琴改編所帶來的影響。但不管怎么說,它們還是讓人們,特別是那些學習音樂史的學生有可能在交響音樂廳外獲得學習老貝偉大作品的一次新的機會?!边z憾的是,至今我還未能得到這張CD所提供的音頻資料,所以,也只能轉述一下別人的評論。 寫到這里,我在問自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查閱了許多資料,連續用了四篇文章、兩萬多字將老貝自己、里斯、胡梅爾、車爾尼及其他幾位不是太有名的作曲家對老貝交響曲的各種形式的改編作了一番閑說,有必要嗎?然而,當我從頭到尾將這四篇文章再看了一遍以后,回答似乎自己就跳出來了:有必要的!這種必要來自于一個與老貝作品已談了六十多年“戀愛”的愛樂者對老貝作品一顆不變的愛心!同樣,也來自于對二百多年來不懈于用各種形式的改編來宣傳和普及老貝作品而作出重大貢獻的一位又一位作曲家的一份崇高的敬意!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ODMyNzQxNTU2.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車爾尼的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的鋼琴四手聯彈改編版本: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kwMTkxNTE2O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著名小提琴家亨里克·謝林 (Henryk Szeryng, 1918-1988)演奏的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曲(克羅采)》第一樂章: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xODY0MTY0.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車爾尼的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曲(克羅采)》第一樂章的鋼琴獨奏改編版本: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kwMTkxNTE2O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本文標簽: 樂海無涯 1

    評論:


    国产高清综合乱色视_国产精品秘 入口福利姬网站_91麻豆精品国产专区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之丰满杨贵妃
  • <bdo id="ukkue"></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