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是個很有現實意義的哲學命題,在深化改革中,在社會思想文化的除弊興利中,在建設國家的新征程中,都應起到開路先鋒的作用
這是我最近一段時間重讀有關“文革”的書籍和文獻所產生的想法
11月9日,我市舉行紀念榮宗敬、榮德生創業120周年學術研討會,我有幸應邀出席
我到過一些國家,接觸到一些外國友人,但同他們沒有多少交往,對外國人的內心世界只是從書本上大致有所了解,缺乏感性知識
最近又看到“文革”開始后林彪的三則題詞: ——1966年10月27日林彪為毛澤東號機車組題詞:“毛澤東思想指引下的人民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
(事與思之4)2020/10/13 腐敗這個詞,當今社會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多指經濟腐敗,司法腐敗,權力腐敗,等等,卻從來沒有聽說過語言腐敗
(事與思之2)2022/10/6 近日,跟一位即將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領導干部閑聊
(事與思之1)2020/10/2 [遇到事情,碰著的,看來的,聽來的,就會去想
不知道怎么飯桌上又翻出這個話題
這個有意思的題目,是慕文提出的
讀歷史,放開來思想,才有意思
吃一塹,長一智
韜光養晦,絕不挑頭 我年輕時做共青團支部書記工作,那時很賞識共產主義教育家加里寧說的“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行動,而行動的本身是最好的教育”,經常用它來指導我們的宣傳工作
讀《鄧小平的遺產》一書,邊讀邊想,浮想聯翩
我不是文藝評論家,但我發現小說也可以當歷史教科書讀
慕文同志:您好! 來信收到
離開教育崗位已經整整五十年,如今遇到小重孫即將上小學一年級的擇校問題——上民辦校,還是上公辦校,引發家人對現行教育問題的種種熱議,由此引起我關于辦教育問題的隨思
北京一位多年老交,近給我郵來他著的兩本厚厚的新書——《命運交響曲》,自傳體小說,講述人生真實的故事;《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訪談錄選編》,是80年代先后用晨曦筆名領銜翻譯出版的“內部發行”書,講述蘇聯時期發生的觸目驚心的事情
閑來翻讀舊書,翻到一本《杜導正日記?趙紫陽還說過甚么》——《改革歷程》姊妹篇
清理故舊紙堆,發現一則泛黃的日記,注明的日期:“1968年7月1日,黨的57華誕,陰